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范 DB44/T 2028-2017
发布时间:
2022-02-12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和数据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传输。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规范和指导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工作,提升我省水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归口管理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如昊、武军贤、黄云生、吕小明、向运荣、肖文、鲁言波、郭庆荣、张苒、蒙良庆、郭峰、瞿强、王强、周纯、陈斐、李晓芳、陈婷婷、刘泽铿。
本标准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和数据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传输。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数据传输过程和系统的数据格式及代码定义,本标准不限制系统扩展其他的信息内容,在扩展内容时不得与本标准中所使用或保留的控制命令相冲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 525-2009水污 染物名称代码
HJ 660-2013环境监测信息传输技术规定
SL 651-2014水文 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HJ/T 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 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由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传输网络和数据监控平台组成。
3.2地表水自动监测站
3.3数据监控平台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监控平台,负责水站的数据存储、管理、共享和可视化,并向水站下达传输和控制命令。本标准中简称“平台”。
3.4监测数据类型
3.4.1周期数据
周期数据指监测周期内获取的监测数据,本标准中监测周期是由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划定的具体时间段(流量的周期数据取监测周期时段内的监测值总和)。
3.4.2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指监测仪器当前的监测值。
3.4.3分钟数据
分钟数据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内,以分钟为单位的均值。
3.4.4小时数据
小时数据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内,以小时为单位的均值(流量取该小时时段内的监测值总和)。
3.4.5日均值
一个自然日24小时周期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流量取当天监测值总和)。
4系统结构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从底层逐级向上可分为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传输网络和数据监控平台三个层次。水站和平台可通过传输网络交换数据、发起和应答指令。
5协议层次
水站与平台通讯接口应满足选定的传输网络的要求,本标准不作限制。
本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通讯协议对应于IS0/OSI 定义的7层协议的应用层,在基于不同传输网络的水站与平台之间提供交互通讯。
5协议层次
水站与平台通讯接口应满足选定的传输网络的要求,本标准不作限制。
本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通讯协议对应于IS0/OSI 定义的7层协议的应用层,在基于不同传输网络的水站与平台之间提供交互通讯。
本标准基于TCP/IP协议,此方式的使用建立在TCP/IP基础之上。常用如: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缩写GPRS)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缩写ADSL)
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缩写CDMA)
宽频分码多重存取(Wideband CDMA 缩写WCDMA)
时分同步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 缩写TD- -SCDMA)
宽带CDMA技术(CDMA2000 )
电力线通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缩写PLC)
时分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缩写TD-LTE)
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 缩写FDD- LTE)
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缩写WIMAX)
应用层依赖于所选用的传输网络,在选定的传输网络上进行应用层的数据通讯,在基础传输
已经建立的基础上,整个应用层的协议和具体的传输网络无关。本标准体现通讯介质无关性。
6数据传输协议
6.1通信流程和应答机制
6.1.1登录与心跳检测
水站主动向平台发起TCP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发送心跳检测登录包,平台对登录包进行用户
名与密码验证,如验证通过,发送验证成功的应答包,否则关闭连接。
登录成功后,水站应每2分钟发送-次心跳检测登录包,以维持TCP连接。
6.1.2应答机制
6.1.2.1平台主动请求模式
(1)平台向水站发送请求命令。
(2)水站收到命令后,向平台返回应答指令,平台收到指令认为连接建立成功。
(3)水站执行命令,并将执行结果返回给平台。
(4)平台根据Flag字段(见6.2.2) 内容决定是否应答。
6.1.2.2水站主动请求模式
(1)水站主动发送数据。
(2)平台根据Flag字段内容决定是否应答。
6.1.2.3超时重发机制
(1)一个请求命令发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回应,认为超时。
(2)超时后重发,重发规定次数后仍未收到回应认为通讯不可用,通讯结束。
(3)超时时间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4)超时重发次数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6.1.2.4执行超时
请求方在收到请求回应后规定时间内未收到返回数据或命令执行结果为超时,命令执行失败。缺省超时定义表(可扩充) :
6.2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包结构
所有的通讯包都是由ACSII码字符组成,标点符号为英文半角,且通讯包中不含空格。
6.2.1通讯包结构
其中,长度为最大长度,不足位数按实际位数。
6.2.2数据段结构
其中,长度为最大长度,不足位数按实际位数。
6.2.3数据区定义
6.2.3.1结构定义
字段与其值用“=”连接;在数据区中,同一项目的不同分类值间用“,”(逗号)来分隔,不同项目之间用“:”(分号)来分隔。
6.2.3.2字段对照表
备注: xxx 代表监测项目代码(见附录B)
6.3命令编号(可扩充)
反控命令、状态和模式等命令编号的使用可根据所辖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作
相应扩充。
CN代码:
6.4系统编号
ST代码:
6.5数据类型及上传时间间隔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数据类型及上传时间间隔如下表定
相关新闻